毛主席为何提拔一个农民当总理?看完就明白了
每到一个地方,见个面,跟他一起去的其他人讲时他就走了,驱车在那个省下面的公社走一走,看一看。除了要他上台讲的那半天,其余时间他总是在有土地的地方奔驰。陪着他的人都有些吃不消。到了沈阳,居然没时间顾得上到故宫一游。他下到最基层不是做样子,为了上报纸,更不是为了应付周恩来、毛泽东,他确实感到在那里既能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自己也开心。
东北冰天雪地,为了迎接陈永贵的到来,为了表示学大寨是真学实干,就是在零下30度的时候,那里的领导也将人们赶了出来到地里劳动。陈永贵见了一排排人的嘴里喷着一股股的白雾,奋力地刨冰下面的地,说:“这么弄就会种好地?纯粹做样子。”他批评黑龙江:“那么好的黑土地,庄稼却没有增产,这就是领导没有抓好。”看到路上有许多马粪。他不无惋惜地说:“这些马粪白白浪费了。如果把马粪收起来下到地里,可以增多少产?”
进入东北,沈阳军区见一行人穿的衣服不适应东北的气候,每人发了皮帽、皮大衣和靴子,到黑龙江要坐上飞机走时,他却将衣服脱了下来,说不能把衣服带走。同行的人只好也脱下来。
吉林接待站有个去大寨参观过的老汉,知道陈永贵烟瘾很大,出于对这位老劳模和大领导的尊敬和爱戴,就把他老伴在烟厂里发的长支烟给他拿了些来。陈永贵很高兴地接下了。离开时,吉林的领导也特地送了两条“人参”烟,陈永贵却坚决不收。因为那是花的公款。
1975年1月全国第四届人大召开,陈永贵当了国务院副总理。人事是周恩来安排的,但也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在陈永贵当政治局委员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的确表现得不同凡响。他四处奔走呼号,将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向了高潮。收自留地,批资本主义,早晚开会……在昔阳和大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了群众运动。
陈永贵在钓鱼台深感寂寞,写信给毛泽东请求搬家,毛泽东立即同意,批示:“钓鱼台无鱼可钓”。
中南海,是万人仰望的地方,陈永贵在那里却有说不出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