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10为何现在才装备国产发动机?有何难?
众所周知,歼10战机在2006年进入部队服役时,装备的是俄制AL31发动机,而最早配套研发的涡扇10发动机早在1978年就开始预研,1987年正式立项,到2005年才通过国家定型试验,此后更是花了多年时间解决可靠性问题,一直到近两年涡扇10B才装备到歼10C战机上,实现了歼10战机全面国产化。
拼多多暑假大促,升温降价,全品类暑期大促 →
中国之所以花了40年时间才为歼10装上国产发动机,除了早年国家将重点放在导弹、火箭技术上,造成国内航空发动机研发进度落后外,更关键的还是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难度极高造成的。由于战机对减重要求极高,因此对航空发动机的重量极其敏感,高性能的涡扇发动机需要在尽可能轻、小的情况下,发出自身重量8倍以上的推力,也就是推重比在8以上,到了第五代战机上,以F119为代表的新一代发动机,推力比要求更是增长到10左右。
航空发动机对材料的要求是极其严苛的,比如涡扇发动机在工作时,涡轮前温度在1500摄氏度以上,远远大于涡轮叶片的熔点,因此对隔热要求极高,并且发动机设计极为紧凑,隔热层根本无法做到太厚,研发高性能的隔热材料是研发航空发动机的必修课。此外航空发动机在工作时内部压力高达50个大气压,是三峡大坝底部承受压力的3倍!对内部轴承、叶片的质量带来了严峻考验。航空发动机就是需要在这种高温、高压环境下持续稳定工作,还要求尽可能轻、小、寿命长,几个要求叠加在一起让其研发难度成几何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