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后,蜀国群龙无首,司马懿为何不主动伐蜀?
说起司马懿,就能让人想到许多戏剧形象,比如京剧《空城计》中率军攻打诸葛亮的那个大花脸,《三国演义》中的那位奸诈老贼,《军师联盟》中那位鹰视狼顾且惧内的“智慧大神”……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司马家族中的丰碑式人物,有过挫折,也辉煌过,正是在其带领下,才实现了三马食曹。得益于诸葛亮的衬托,司马懿也家喻户晓。公元234年,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按理说,这是伐蜀良机,但司马懿为什么从未主动进攻蜀国?
魏国内部形势的变更,让司马懿没机会伐蜀曹魏宗亲对于司马懿,始终是用他也防他,司马懿存在的价值就是帮曹睿抵御诸葛亮。如今诸葛亮不在了,司马懿得胜回朝,暂时只能被搁置。
没过多久,辽东公孙渊闹起了独立,自封燕王。不仅如此,公孙渊还与孙权以及北方游牧民族往来,时不时给曹魏来点小动作。
曹睿很生气,派军讨伐公孙渊,结果无功而返。曹睿没办法,只好重新起用司马懿。公元238年,司马懿带队赶往辽东,很快就平定叛乱。
公元239年,曹睿行将就木,召司马懿回朝,对其委以托孤之任,同为托孤大臣的还有曹爽。曹睿构建的司马懿、曹爽辅佐曹芳的权力结构,有两个目的:
其一,曹爽是宗亲,可保江山姓曹。司马懿有经验,可以治国理政。如果两人配合,自然是天衣无缝。
其二,宗亲与士族从来都不和,如果对抗,皇帝就能稳坐龙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