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卡脖子”后,这些国家向中国疫苗“示好”
新冠疫情发展至今,似曾相识的一幕又在欧洲上演了。
上周,欧盟和英国之间险些爆发一场外交冲突。起因是英国阿斯利康公司1月22日通知欧盟,受产能限制,今年第一季度的新冠疫苗供货量将减少60%,并会优先供货给英国。
欧盟一再警告无效,便在当地时间1月29日打出了一记连环拳:上午,晒出了与阿斯利康的合约,指责其违约;下午,紧急批准阿斯利康疫苗上市,为引进疫苗铺路;晚上,又启动“疫苗保卫战”,要对从欧盟出口的疫苗进行管制。此举,形同“截胡”了英国的疫苗(阿斯利康一部分疫苗在欧盟国家生产),引发英国抗议。
这一幕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去年初,疫情在欧洲开始大面积扩散时,欧洲国家就曾上演过“塑料情谊”,包括德国、意大利等国先扣口罩再抢消毒水,为了争抢医疗资源不择手段,完全不顾忌吃相难看。只不过,如今争抢的物资变成了疫苗。
欧盟着急情有可原。在阿斯利康疫苗研发过程中,欧盟投入了大量资金,为的就是将来能优先获得疫苗,并且已经交了预付款。如今疫情形势逼人,欧盟在疫苗接种方面进度却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英国。根据路透社的报道,英国约11%的人口已经接种了第一剂疫苗,而欧盟这一比例只有约2%。也难怪英国首相约翰逊奚落说,要是英国还留在欧盟内参加欧盟的疫苗接种计划就“太遗憾了”。
此前,由于美国辉瑞疫苗供应量突然缩减,已经引发意大利、法国、波兰等9个欧洲国家高度不满,意大利更是扬言要将辉瑞告上法庭。埃菲社的报道称,新冠疫苗交付的迟缓正在使欧洲各国卫生当局产生挫败感,并使它们在遏制病毒传播方面感到无能为力。
这是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与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新华社发
毫无疑问,一场围绕新冠疫苗的“外交战”已经展开,只不过,一些国家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大肆囤积抢购,根本不考虑其他那些最急需疫苗的国家。例如美国,尽管已经是全球购买疫苗最多的国家之一,又在近期增购2亿剂,原本承诺给欧洲的要么延迟交付,要么减量。可以说,经过这次疫情,美国已经彻底从自诩的道义高地摔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