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中国如何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三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防范化解风险?
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要着眼当前,更要关注长远,堵疏并举,标本兼治。
“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健全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分类推进地方融资平台转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计划报告明确了多项举措,着力建设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
“去年以来,一系列化债举措取得积极进展,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巩固成果,还需从长效机制治理债务。”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说。
在黄世忠代表看来,要进一步通过改革,着力均衡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为控制地方债务规模、降低地方债务风险夯实财税基础。
“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计划报告均提及这一部署。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说,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债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又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提升财政可持续性,推动政府债务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化债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债务风险问题从根本上要靠发展来解决。”杨志勇说,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的经济基础就会进一步夯实。
在高质量发展中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是方向,更是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发展预期目标和政策部署。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周黎安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态势不会变,宏观经济调控空间足、政策工具箱充足,财政统筹能力强于大多数西方国家。“这些都将成为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挑战的条件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