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歧视:以学历为划分的教育资源不平等
最终,她选择了公务员考试,“走一条不以第一学历为重要标准的道路”。
采访过程中,有多位受访者表达了后悔之情,“为什么高中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好像一步没跟上就再也追不上了”。
我们一直将一个人是否成功归结于个体努力的程度,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一篇关于“学历歧视”的研究论文提到:“努力可能是主体与客观环境互动的结果,也是需要掌握的技能。
而努力的获得不仅与个体自身有关,还受制于家庭社会文化资本、社区文化、同辈群体和学校教育等因素。 ”
那些稍晚开始努力的人也应该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 “看能力而不是看学历”已经成为招聘市场的共识,但一位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坦言:“重视学历并不仅仅是用学历评估面试者的能力,更是关注学历背后的附加属性。
”这些附加属性包括更多优质的校友资源和与行业匹配的科研资源。 当个人能力差距不大时,学历成为企业快速和高效筛选的标准。
在采访中,有被采访者多次提到本科学校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和学习氛围的不佳,甚至有人表示如果想要好好学习,就必须离开这些学校。
在查阅资料时,我发现一些民办高校的图书馆只有书架没有桌椅,仅有几间自习室的面积还不及高中教室的一半。
而所谓的“水课”也一直是苦学生的痛点,老师按部就班地讲课,学生则在下面玩手机或打瞌睡,很多时候,“甚至不如待在图书馆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