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武器“胜战红利”,能否撬动印尼的平衡术?
二、印尼的防务采购:没有“唯一供应商”,只有“风险对冲”
看官若以为印尼真要“全盘东大化”,不妨看看其海军现代化项目的真实布局:
欧洲项目稳步推进
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的PPA大型巡逻舰(满载排水量约6000吨)已交付印尼,并被誉为“东南亚最先进水面舰艇”;英国“箭头-140”(Arrowhead 140)护卫舰由印尼本土船厂结合英国技术建造,计划2028年前服役;法国“鲉鱼”级潜艇订单也已落实。
导弹合作“去单一化”
印尼并未将反舰导弹寄托于东大的CM-302,反而与土耳其深化合作:不仅引进“阿特玛卡”(Atmaca)反舰导弹,更计划建立本土生产线;同时与印度推进“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的谈判——这些动作明显指向“技术转移+多源供应”的组合策略。
空军“双线并进”
即便歼-10最终落地,也不会取代已签约的42架法国“阵风”。印尼空军更可能形成“阵风(重型)+歼-10(中型)”的互补格局,而非单一依赖东大体系。此外,与美国F-15EX的谈判仍在进行,凸显其“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的采购哲学。(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