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激光独苗陨落!中国激光武器为何领跑全球?
任务落在别里耶夫设计局与“金刚石”设计局肩上。他们选中伊尔-76MD运输机作为平台,拆光所有运输设备,连领航员舱都换成雷达罩,硬生生造出了代号“1A”的A-60原型机。
这架飞机的设计思路堪称“暴力美学”:
头部雷达罩内置定向天线,探测目标并指引激光;
机身内部塞满能源模块、二氧化碳激光发生器;
激光束向上斜射,专攻高空目标与低轨卫星;
两台额外发电机保障能量供应。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A-60的激光持续工作时间仅50秒,射程40公里——连中距空对空导弹都不如。测试中仅击落过高空气球,远未达到反卫星目标。
1989年,1A号原型机在地勤提取冷却系统酒精时意外烧毁;1991年,第二架1A2号机首飞,却撞上苏联解体,项目戛然而止。
此后三十多年,这架RA-86879号A-60沦为“僵尸机”,仅在2009年短暂复苏,用激光照射过日本卫星,部分技术用于陆基“佩列斯韦特”激光系统。但机体本身早已锈蚀、无法飞行,最终在乌军打击中“彻底凉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