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血阵风”的威胁组合: 配备了“流星”的阵风,将不再是5·7空战中那个“瘸腿的巨人”。它可以在远超“米卡”射程的距离上,利用“流星”发起致命的攻击。同时,它依然会携带“米卡”或者未来可能整合的“阿斯特拉”导弹,作为中近程格斗和补射的利器。这种“流星”负责超远程狙杀、“米卡/阿斯特拉”负责中近程搏斗的组合,让阵风的全空域作战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三、针锋相对:歼-10C与霹雳-15的应对之策与新挑战
面对即将到来的“满血阵风”,巴基斯坦的歼-10C和霹雳-15组合,优势正在被迅速追平,甚至在某些场景下可能陷入被动。
战术层面:扬长避短,逼其入瓮。
针对“流星”: “流星”并非无懈可击。其冲压发动机在低速状态下加速慢,对低空、低速目标的攻击效率较低。同时,由于没有弹翼且进气道结构限制,其最大过载通常不如传统格斗弹,不适合“中距弹近打”。因此,对付携带“流星”的阵风,巴方战术必须是将空战引入低空,或者想方设法将交战距离压缩到40公里以内,进入“米卡”的优势射程但又是“流星”的劣势区间,迫使其进行近距格斗,发挥歼-10C优秀的气动性能。
体系对抗,电子决胜: 在双方导弹性能接近的情况下,胜利的天平将更多地倾向于体系支撑和电子对抗能力。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先进的电子战系统至关重要。巴方需要尽可能通过电磁压制、干扰等手段,缩短阵风雷达对己方的锁定距离,为霹雳-15争取“先敌发射、先敌命中”的窗口期。谁能先干扰、先锁定、先发射,谁就能掌握生杀大权。
35分钟前
35分钟前
35分钟前
35分钟前
35分钟前
35分钟前
35分钟前
3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