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J-X无人机:细节曝光与全球对比
首先,让我们聚焦于这款GJ-X无人机本身。根据“战区”频道的报道,这款无人机于今年9月被美国商业卫星首次发现于中国西部某机场,当时通过像素测量得出其翼展达42米。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它不仅是目前全球隐身飞翼布局无人机中尺寸最大的,甚至超过了B-21,仅略小于B-2的52米翼展。从公开的照片和视频来看,GJ-X采用了典型的飞翼布局,配有开裂式襟翼——这与B-2的设计如出一辙,旨在提升低速操控性和隐身性能。
更值得玩味的是其涂装细节。视频显示,飞机底部采用了反阴影涂装,这是一种高空视觉伪装技术,通过深色图案破坏飞机轮廓,使敌人在远距离难以识别其形状。这种设计在B-2上也有应用,但GJ-X似乎更进一步,结合了数字化迷彩元素,显示出中国在隐身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此外,无人机背部还有一个“驼峰”结构,疑似背负式进气道和双发动机特征,这与美国X-47B的设计类似,但尺寸更大,暗示其可能具备更强的动力和载荷能力。
关于GJ-X的性能,多方推测其最大起飞重量在50吨至80吨之间。这个重量级是什么概念?它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部分传统轰炸机,例如俄罗斯的图-22M“逆火”(最大起飞重量约124吨)。用途方面,外界猜测不一:有人认为它是无人隐身轰炸机,专司纵深打击;有人则认为它是高空长航时侦察机,用于渗透敌方防空网;更专业的观点指出,它很可能是一款多平台,兼具侦察、电子战和打击能力。这种多用途设计,恰恰符合现代战争的“体系化”思维——单一功能平台已难以适应复杂战场。
30分钟前
30分钟前
35分钟前
35分钟前
35分钟前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