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运20B,绍伊古不开心,追不上解放军了!
俄罗斯90年代经济严重萎缩,即便进入21世纪后,难以负担大型航空企业的搬迁费用。因此俄方希望找人负担。2007年,中国与俄罗斯签署合同引进38架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空中加油机。但是俄方在此后以原材料上涨、美元贬值等借口不断上涨飞机单价,其目的就是把伊尔-76生产线搬迁费用打入到我方新采购的飞机成本之中。
俄方的小九九自然被我方看穿,购买全新伊尔-76和伊尔-78的合同也被搁置。作为替代,我们陆续通过俄罗斯,从独联体国家引进了20多架二手伊尔-76TD/MD作为应急。对战略运输机的需求逐渐转移到国产项目上,这也是运-20战略运输机项目的起源。2013年国产运-20运输机首飞成功,此后试飞工作非常顺利,2016年就完成试飞工作,设计定型并交付部队。经过前期产能爬坡之后,现在已经达到全速生产状态。
运-20的投产,直接断绝了俄罗斯继续向中国出口伊尔-76系列飞机的可能性,不过中俄的航空合作依然在继续,只是俄方退化成出口零部件和子系统。初期生产的运-20A使用俄罗斯的D-30KP-2中等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后期换上了国产化的涡扇-18A。
根据俄方公布的数据,2012-2021年间,他们一共向中国出口了809台D-30系列涡扇发动机,如果粗暴的计算,可以用来生产200架运-20。考虑到D-30不但用于运-20,也用于轰-6K及其后续型号,另外也要考虑引进的20多架伊尔-76和伊尔-78的备用发动机保障,所以进口的D30不可能全部用于生产运-20.
外界推测现在运-20A、运油-20A以及其他运-20特种机的装备规模大约是60架左右。西飞早就用上了脉动生产线,因此运-20系列的年产量可能超过30架,是俄方年产能的足足6倍,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