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空袭误击波兰使馆,北约炸毛,局势又紧张了
三、波兰的困局:历史悲情与战略冒进的代价
波兰对俄罗斯的警惕,深植于数百年的地缘悲剧中。但华沙当局近年来的激进政策,却将自己推向风暴眼:一方面充当西方军援乌克兰的枢纽,另一方面高调扩军备战,甚至威胁直接介入冲突。此次使馆遇袭后,波兰外交部罕见低调处理,与平日强硬形象大相径庭,暴露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脆弱性。
笔者曾指出,波兰草木皆兵的背后,是深刻的安全焦虑。但将国家安全完全寄托于北约保护伞,本身就是一场豪赌。俄军的“小口径警告”表明:莫斯科有能力在不触发全面战争的前提下,让挑衅者付出代价。
四、战争升级的临界点:西方军援与俄乌战局新变数
使馆遇袭事件发生后,西方对乌军援势必加码。美国已批准提供反步兵地雷,德国追加防空系统,甚至讨论派遣“志愿人员”。但笔者必须提醒看官:军援升级是一把双刃剑。俄军近期频繁演练高超音速武器打击,其“西方-2025”演习更展示出针对北约的全面作战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民用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应用正改写战争规则。从侦察到突袭,这些低成本装备已成为削弱传统防空的利器。东大企业生产的民用无人机虽为民用设计,但其技术扩散已不可避免影响战场平衡(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