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和谈无望?泽连斯基:准备与俄再打两三年
二、“作战两到三年”的背后:战略透支与民意疲劳
乌克兰人口仅4000余万,经过两年战事,兵力短缺已是公开秘密。征兵年龄一度放宽至50岁,甚至街头抓壮丁的新闻频出。泽连斯基称“能打两到三年”,若非虚张声势,便是赌上国运。然而,战争长期化对乌克兰社会结构的摧毁是不可逆的:基础设施成废墟,一代青年殒命战场,经济完全依赖外援。即便最终“惨胜”,乌克兰也将沦为一片焦土。
另一方面,俄罗斯虽承受制裁压力,但其能源收入仍通过印度、土耳其等“中转站”源源不断,军工生产亦在战时模式下加速。普京显然做好了“耗到底”的准备。乌军去年反攻未达预期,如今转入防御态势,西方援助速度却放缓——美国600亿美元援助卡在国会,欧洲炮弹产能迟迟未达标。泽连斯基的“豪言”,更多是向西方喊话:“再不加大援助,败局将至!”
三、谈判信号与大国博弈:美俄的“幕后棋局”
泽连斯基一边喊打,一边又称“不反对谈判”,甚至传出瑞士计划和谈的消息。这种“软硬兼施”,实则是试图撬动美俄直接对话。乌克兰深知,战争终点从不取决于基辅或莫斯科,而是华盛顿与克里姆林宫的默契。
美国大选临近,特朗普放话“24小时结束战争”,拜登政府则陷入两难:若放弃乌克兰,将失信于盟友;若持续卷入,恐拖垮美国战略资源。俄罗斯则趁势加大攻势,近期夺取阿夫杰耶夫卡,意在占领更多筹码,为未来谈判铺路。泽连斯基释放谈判信号,既是向西方示弱求援,也是试探俄罗斯底线。但普京的要价从未降低:乌克兰去军事化、承认克里米亚及四州归属——这些条件基辅绝难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