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怕生的孩子,如今学会了主动交朋友
后来我学会了先理解他的情绪,问他:“你是不是有点紧张?”、“你希望妈妈怎么帮你?”通过倾听和交流,我发现他并不是不愿意,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我会提前告诉他即将见面的人是谁,讲一些对方的有趣事情,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再温和地提出期望:“如果你愿意打个招呼,叔叔阿姨一定会很开心。”这样,他慢慢放下了戒备,也开始愿意尝试。
在肯定中成长,是最好的动力
我始终相信,孩子需要被看见,也需要被认可。当他做得好时,我会及时给予具体的表扬,比如:“你刚才主动和那个姐姐打招呼了,真的很棒!”而不是一句笼统的“你真厉害”。
我们也一起制定了一个“成长计划”:
先从和比自己小的孩子互动开始;
再慢慢过渡到同龄人;
最后尝试和年纪稍大的孩子或成人交流。
幼儿园老师也很配合,在班上安排了一些展示类的小活动,比如讲故事比赛、小小主持人等,让他在集体中获得成就感。
结语: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是我最大的幸福
如今,我的孩子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害怕陌生人,他会主动交朋友,也能在公众场合大方表达自己。我知道,这份成长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在一次次尝试、失败、鼓励和坚持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帮助孩子克服怕生的过程,其实也是我自己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我学会了耐心、理解和信任,也更加明白了:真正的教育,不是塑造孩子,而是陪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理解和支持中,勇敢地走向世界,健康快乐地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