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日夜不停造导弹,以如再来犯,彻底打垮!
硝烟散尽不过数月,伊朗再次成为国际军事观察的焦点。革命卫队航空航天展览会上,被击落的以色列无人机残骸如战利品般铺满展台,而伊朗外长与防长相继高调宣称“导弹库存远超战前”“装备质量全面提升”。更引人注目的是,伊朗官员透露导弹工厂正24小时运转,目标是在下一场冲突中一次性齐射2000枚导弹,试图用“饱和打击”压垮以色列的反导体系。

一、 “12天战争”的虚实胜负
尽管伊朗官方将此前短促冲突包装为“伟大胜利”,但战场实际情况却充满矛盾。以色列在6月的空袭中精准“斩首”数十名伊朗高级将领与科学家,并摧毁多处导弹基地、地下核设施,甚至动用B‑2轰炸机投掷钻地弹。伊朗虽对以色列本土及美军驻卡塔尔基地发起反击,发射约500枚导弹,但西方评估认为以方在战术层面占据上风。
伊朗此次高调展示“战果”,更多是出于内部政治需要——通过营造“强硬的胜利者”形象凝聚民心,掩盖将领损失带来的指挥体系震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