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来源:小鸟
这已经不是“画饼充饥”了,这是直接画了个“满汉全席”出来,还告诉你食材是用的外星科技。按照目前人类材料学和推进技术的天花板,想让一个飞行器在大气层内以20马赫以上的速度进行持续可控飞行和机动,其面临的气动加热和结构载荷是毁灭性的。美国折腾了这么多年,AGM-183A几次试射磕磕绊绊,速度还远未摸到10马赫的门槛。咱们的东风-17,世界公认的第一款实战化部署的高超音速乘波体滑翔器,其速度估计也就在10马赫级别。
印度倒好,一步到位,直接21马赫。这技术要是真的,别说入常了,美俄中都得排队去新德里取经。特朗普要是知道印度有这本事,还敢加关税?怕是得赶紧把H-1B签证镶上金边,求着印度工程师去美国指导工作。
二、 高超音速的门道,不是飞得快就叫“高超”
这里必须给一些不太了解的老铁们科普一下,啥是真正的高超音速导弹。它不是说你飞的快就行。传统的弹道导弹,飞出大气层,再砸下来,末端速度随随便便就能超过10马赫,但那叫“弹道”,不叫“高超音速”。它的轨迹相对固定,中段在太空,虽然快,但 predictability(可预测性)高,反导系统可以根据初期参数算个八九不离十。
真正的高超音速导弹,两大核心特征:一是主要在临近空间(20-100公里)或大气层内飞行;二是具备在大气层内进行大范围、不规则机动的能力。 这就好比,传统弹道导弹像是一颗被大力抛出去的石头,轨迹是抛物线;而高超音速导弹则像是一只在超高速飞行中还能够不断蛇形走位的鹰,你根本不知道它下一步往哪儿拐。
目前实现高超音速飞行的主流技术路径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