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外交部喉舌竟如此“痛批”中国!
她本应一直做个杰出的翻译,
或是外事工作者,
或是钢琴家,或是文学家,
无论哪一样,以她的资质,
都会是行业翘楚。
但后来的“文革”,红潮翻覆,
人生的起落不是自己能掌握的。
随着“一号战备令”的下达,
她被下放至一个劳改农场,
从此放下了书和笔,
开始了“田园布衣”的村野生活。
她一直是家人捧在手心的明珠,
是积极进步的“学生代表”,
是单位工作的骨干。
她有骨子里的好强和骄傲,
但在五七农场,在农村,
她的才华无处施展,她的抱负,
在田地、庄稼面前显得太虚幻。
那段时期,
她一直觉得是“身非我所有”。
就在她以为一辈子都要与秧苗为伴时,
命运再一次出现了转机。
1972年,
随着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中美关系开始破冰,
紧接着尼克松访华。
此时的中国外交部急需一位
精通外文、深谙中美历史的翻译,
而她,正是不二人选。
于是她再度被启用回到中南海,
主管对外工作。
但此时再入仕途的她,
已不是当年少女,
她更冷静,也更超脱,
对于政治也有了另一番思考。
眼见“文革”愈演愈烈,
理性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
是个人崇拜和盲目从众,
她开始担忧:
“这个国家的逻辑太荒唐了”
此时,一颗“疑问”世事的种子,
开始在她心里生根。
文革结束后,她与丈夫主动提出请调,
要离开外事单位,去科研所工作。
这在当时看来是近乎疯狂的决定。
要知道,
外交部可是位高权重的重要部门,
而研究所则是无人问津的“清水衙门”。
放着大好的前途不要,
偏偏要去过清心寡欲的书斋生活。
但她却不顾外界的流言蜚语,
离开的无比坚定。
经历了太多的起起落落,
她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