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5
很多人常年被“老胃病”困扰:一吃凉的就胃痛,饭后腹胀嗳气,胃口差,大便稀溏,疲劳乏力……吃药暂时缓解,停药又复发。其实,这类慢性胃病的根源,往往不在“胃”本身,而在“脾”。
中医讲:“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脾胃相表里,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常,食物无法消化吸收,就会导致胃胀、胃痛、反酸等症。因此,治疗老胃病,关键不是“消炎止痛”,而是健脾和胃,从根源调理。
为什么“健脾”是调胃病的关键?
脾虚则湿盛: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气停滞中焦,导致胃部闷胀、口中黏腻、舌苔厚腻。
脾虚则气滞:气机不畅,引发胃胀、嗳气、打嗝。
脾虚则寒生:阳气不足,胃寒内生,一吃冷食就痛,喜温喜按。
脾虚则气血不足:长期消化不良,导致面色萎黄、乏力、头晕。
所以,治胃先健脾,脾旺则胃安。
中医推荐:3大调理方向 + 4种食疗方
✅ 一、健脾益气:补足“消化动力”
适用于:食欲不振、饭后腹胀、气短乏力、大便不成形。(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