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亿窟窿!中国石油最神秘大亨翻车了
叶简明青睐国企,他物色那些有营收压力的国企并与之展开“合作”,从上游到下游再牵连上自己的关联公司,尽可能地做大流水,以实现国企背书下的借款和回款。
2014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之前,华信还是家名不见经传的贸易商。叶简明的名声随着华信在榜单上的连年攀升日渐响亮。从2014年开始,叶简明就像一个游走列国的万花筒,坐着私人飞机装下一个又一个荣誉和勋章。
“20年前,叶简明还在自己出生的福建小城为伙伴打抱不平,如今,他叱诧上海,与各国政要、王宫贵族往来甚密。”《财富》杂志称,你从未听说过他,但他隐秘的石油王国在规模上已经超越马士基、高盛、霍尼韦尔等伟大公司。⑤
国企和国开行也成为华信走向国际并购的一块金字招牌。他声称未来要石油与金融两条腿走路,进入产业链上游与终端。他游刃有余把海外故事搬回中国,再拿国内资源到海外掘金。
在哈萨克斯坦,华信获得其国家石油国际公司(KMGI)51%股权。在捷克,华信投下数百亿,覆盖了油气、航空、旅游等多个领域,拿下J&T金融集团50%股权,成为首家持有欧洲银行一半股份的中国民企。
2017年,由捷克总统牵线,嘉能可和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将持有的14.16%俄油股份,作价91亿美元打包卖给华信。若交易完成,华信将成为仅次于俄罗斯政府和BP的俄油第三大股东。但这些钱华信也没自己出。叶简明用了老办法——贷款。
叶简明擅长把公司运作与国家行为结合在一起。就在俄油交易曝出后,中国华信在官网刊登了一篇署名董事会主席叶简明的文章,题为《“盛夏”与“严冬”仅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