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真能防12种病?中医专家揭秘

大字号

辅助调节血压与血糖

部分研究表明,黄芪中的有效成分有助于改善微循环、减轻胰岛素抵抗,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辅助调理作用。但需强调:它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仅作为辅助手段。

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黄芪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可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功能有一定帮助,适合中老年人群在医生指导下适量使用。

误区警示:黄芪不能“包治百病”

尽管黄芪有诸多益处,但所谓“预防12大疾病”的说法明显夸大其词。目前尚无权威研究证实黄芪能直接预防癌症、肝病、肾病等重大疾病。将其神化,反而可能误导公众忽视正规治疗。

三大使用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人人皆宜,天天泡水喝

错!黄芪性温,实热证、阴虚火旺、感冒发热者服用后可能加重症状,出现口干、便秘、上火等反应。健康人群长期服用,也可能打破体内平衡。

误区二:泡水就是最佳方式

黄芪的有效成分多为水溶性多糖和皂苷,但简单冲泡难以充分析出。建议煎煮15-20分钟,或选择正规提取制剂,效果更佳。

误区三:越多越好,剂量无限制

过量服用黄芪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失眠、心悸等不良反应。一般建议每日用量不超过15-30克,具体应遵医嘱。(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上一页 下一页
大家都在看
右耳接电话会损伤大脑?专家辟谣

相关

阅读254

孩子皮肤起“风团”?科学应对儿童高发荨麻疹

相关

阅读178

每天一杯柠檬水?别只盯着“维C之王”

相关

阅读174

更多精彩内容
这些果蔬千万别带皮吃!否则可能中毒

阅读10

养生三宝,暖阳气、散寒气!

阅读9

秋天吃“苦”正当时!胜似进补,清火润燥

阅读9

血栓、癌症最怕这道菜?真相来了!

阅读8

减肥别再只吃水煮菜!这10种主食越吃越瘦

阅读10

一味“百搭”良药,理气健脾、化痰止咳

阅读10

补钙别再喝骨头汤了!真相扎心

阅读12

素食者须警惕!这六大营养陷阱很多人中招

阅读11

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很多人都搞错了!

阅读10

两道应季养生美味:暖身又养人

阅读10

寒露一到,养生关键在“藏”!两件事千万别做

阅读7

这5种蔬菜营养“天花板”,常吃增强免疫力

阅读12

止咳不用急着吃药!5个安全又有效的“天然止咳法”

阅读10

你以为的“养胃餐”,可能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胃!

阅读11

喝粥、吃面真能养胃?

阅读10

这6款天然小零食,润燥养肺又健脾

阅读17

茄子不能和它一起吃?毒性很大?

阅读11

秋季肠道疾病高发,做好这5件事,安然度过换季期

阅读11

黄芪真能防12种病?中医专家揭秘

阅读14

喝蜂蜜真能养生?专家揭秘你不知道的4个关键真相

阅读12

夏没胃口,秋仍吃不下?当心“脾虚困顿”拖成慢性疲劳!

阅读15

金秋第一果,补肺止咳又防血栓!

阅读17

你常买的面包,可能藏着“添加剂大户”!

阅读16

水果坏了一块,切掉还能吃吗?千万要当心!

阅读16

眼睛酸胀、干涩模糊?警惕“干眼症”正在偷走你的清晰视界!

阅读19

会喝粥的人,真的更健康、更长寿!

阅读16

一碗暖粥、三道家常菜,全家平安过深秋

阅读17

霜降养生正当时:藏好最后一份秋日“清气”

阅读17

吃对了,动起来,脾胃自然强

阅读16

别让“健康错觉”毁了你的减肥计划!

阅读9

自测骨质疏松风险,悄悄留住你的“骨钙”!

阅读17

秋咳不止?这几种家中常备水果,润肺止咳更温和

阅读17

香蕉通便、醋泡木耳软化血管?别再被忽悠了!

阅读19

大蒜、秋葵不抗癌?别再被“超级食物”神话误导!

阅读16

菊花茶里加一物,清火更胜三分

阅读15

降压、稳糖、抗衰老,餐桌上的“黄金养生棒”

阅读19

一碗蒸大蒜水,驱寒止咳正当时

阅读13

不起眼的“圆白菜”,竟是护胃防癌的“天然中药”

阅读14

立冬补冬正当时,养藏为本莫“补空”

阅读13

夜不安寐,梦扰肝魂——调肝安神,方得安稳好眠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