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蒸大蒜水,驱寒止咳正当时
大字号
在寒风渐起的秋冬季节,若稍有不慎受了风寒,喉咙发痒、咳嗽不止,许多人会想起一道流传已久的民间养生方——蒸大蒜水。这碗看似简单、气味浓烈的“土方子”,不仅温暖身心,更蕴含着中医食疗的智慧与大蒜独特的药用价值。
一、蒸大蒜水:家常做法,却有奇效
做法很简单: 取紫皮大蒜3-5瓣,去皮后切成片或拍碎,放入碗中,加入适量冰糖(或红糖),加半碗清水,隔水蒸15-20分钟,待温热后喝汤,也可连蒜一同吃下。
一碗热腾腾、略带甜味的蒜水下肚,顿觉胸口暖意升腾,咳嗽缓解,鼻塞渐通——这并非心理作用,而是大蒜中活性成分在悄然起效。
二、大蒜为何是“天然抗生素”?
中医认为,大蒜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具有解毒、杀虫、消肿、止咳、化痰之功。《本草纲目》称其“散痈肿,除风邪,杀毒气”。
现代医学研究更证实,大蒜中含有一种名为大蒜素(Allicin)的广谱抗菌物质,具有强大的抗病毒、抗菌、抗真菌作用,对引起感冒的呼吸道病毒、流感杆菌等均有抑制效果。而经过蒸制后,大蒜素的刺激性降低,更易被人体吸收,同时温热的汤水有助于发汗解表,驱散风寒。(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