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北约正在对中国“温水煮青蛙”式战略合围
第一步:制造“关联性”
将中俄正常的经贸合作扭曲为“军事援助”,把两国在北极、印太的联合军演强行与乌克兰局势挂钩。这种话语陷阱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需要确凿证据,只需要不断重复“中国-俄罗斯-战争”这三个关键词,就能够在西方民众中形成条件反射。
第二步:渲染“紧迫性”
所谓“可控的挑战”是典型的威胁建构话术——既不过度刺激目标国,又足以在国内争取预算。通过将中国描述为“系统性挑战”,为后续的军备扩张铺平道路。
第三步:构建“合法性”
拉拢印度等第三方国家,制造“国际社会共识”的假象。这种“拉帮结派”的手法,本质上是为军事行动寻找道义外衣。
值得玩味的是,芬兰作为最新加入北约的成员国,其1340公里与俄罗斯的边境线,反而成了它向盟国表忠心的“投名状”。这种“新成员综合征”在外交史上屡见不鲜——越是新加入的成员,越要通过强硬立场证明自身价值。
三、军工产能对比:照出西方工业根基的裂痕
当北欧国家豪言要将炮弹产量翻三倍时,他们或许应该先看看这些残酷的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