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大决战!中俄伊集结完毕,美国好日子到头了
陆权国家的统治有统率和治理两层意思,只有做到稳定的治理才能确保统率的长期性与合法性。所以,陆权国家在搞扩张时,不但要劳师动众的出兵征讨,还得在完成占领后,花巨资建立起一整套行政体系,以驯化当地居民巩固统治。
这样做的坏处相当明显,首先在扩张阶段,劳师动众的出兵征讨意味着需要支出高昂的扩张成本;其次在占领阶段,建立起一整套行政体系以巩固对该地区的统治意味着需要支出高昂的治理成本。如果能够保证占领地的绝对控制权,那么收益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反之则前期付出的扩张成本和治理成本全都打水漂了。
也就是说,陆权国家的扩张是一种成本高、风险高、回报率低、回报周期漫长的投资项目。而重在掠夺的海权国家完全相反,他们扩张的惯用伎俩是派出几支水面舰队往重要的航道上一摆,或者在沿海国家门口来几次舰炮外交,就可以迫使这些国家签订利于己方掠夺的不平等条约。
只要条约落地生效,收益马上就产生了。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动员的兵力规模小,也不用承担任何的治理成本,完事后还能要求对方赔偿开战经费,所以扩张支出与回报相比基本为零,属于典型的一高双低项目,即高收益低风险低成本。
要不咋说海权国家是天生的金融投机者呢,小投入高杠杆大收益见效快的这套玩法,可是殖民掠夺的传统技艺了。不仅如此,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即使在生产力相等的情况下,陆权国家可扩张的范围也比海权国家小得多。史学家通常认为,中国历代王朝的版图扩张极限是在400毫米降水线以内,因为低于这条线降水量就不足以支撑农耕生产的发展。
如果强行越过400mm降水线,绝大部分的物资,都必须从内地运送过去,物流成本不是一般的高。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在古代,向五百公里运送一斤的粮食和水,其在运输途中就会消耗十斤,而超过1000公里后,成本将再翻两倍,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很少有王朝能够越过西北一带建立绝对稳固控制权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