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大决战!中俄伊集结完毕,美国好日子到头了
控制范围小,一方面易于长期性的稳定,减少战争频率,这当然是中国有为帝王门追求的目标,但放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交织更迭的时代,打仗少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相继证明,在推动技术大爆发的所有因素中,战争是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那个。
中国是最早使用以火药为主的远程武器的国家,为何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热兵器却没有在中国出现,反而在万里之外的欧洲发扬光大呢?因为进入十六世纪以后,欧洲列强围绕殖民地的争夺,各种样式的战争是打了一场又接着下一场,鲜有罢兵休戈的时候。当战争越来越频繁后,就会促使参战的国家在武器创新和组织创新上狠下功夫,进而带来军事革命!
工业革命前,人类一共经历过两次军事革命,第一次军事革命发生在华夏大地的秦王国,始皇帝及其先辈们为了一统六国的战争,搞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和最优越的组织架构。第二次军事革命发生在欧洲,列强们为了争抢殖民地,叩开了热兵器时代的大门。
剑桥大学的模型数据显示,十六世纪,在一系列军事变革的作用下,西方的开战能力在时隔千年之后,以0.13的指数再次反超东方的0.10,这进一步增加了欧洲殖民掠夺的效率,并拉大东西方的发展差距。
英国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有个理论很出名,在他看来,衡量近代文明影响力的尺度就在于开战能力。莫里斯指出,西方成为世界霸主最明显的标志是1840年到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一支小型英国舰队开进中国,威胁要切断向北京运送粮食的大运河,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忍辱负重地作出巨大让步。另一方面,控制范围小意味着无法做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