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六代机惊人进展,正在加速大漂亮战略焦虑
海天之间,一场无声的惊雷正在积聚。当美国海军F/A-XX第六代舰载战斗机项目在拖延多年后终于接近选定主承包商,华盛顿的焦虑已透过太平洋的风传到了东大沿岸。这款被五角大楼定性为“应对中国军事竞争的核心装备”的隐形战机,不仅承载着美军未来海空作战的野心,更折射出大国博弈中技术较量的深层逻辑。
一纸合同,三代战机,三十年格局
F/A-XX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战斗机换代”。它是美国海军“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计划的海军分支,旨在替代现役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和EA-18G“咆哮者”,并与F-35C协同作战。其核心定位非常明确:穿透一体化防空系统、实施远程打击、夺取制空权,并在高度对抗环境中维持生存能力。
然而,项目的推进远非一帆风顺。原定2025财年结束前选定主承包商,如今已推迟至2026年。表面上是技术路径之争——有人主张发展有人-无人协同编队系统,有人坚持全有人驾驶的高机动平台;实质上却是军种利益、军工集团与战略现实的激烈博弈。
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三大巨头暗中角力,各自拉拢议员、游说海军高层。波音欲借F/A-XX重振军机业务,洛马希望延续F-35的成功,诺格则试图以B-21的技术底蕴抢占第六代机高地。这种“内耗式竞争”不仅拖慢了进度,更暴露了美军在战略清晰性与资源分配间的深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