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区”里的移民管理警察:一日穿遍四季衣 疑点不过“站”
惊蛰已过数天,多地气温日趋升高,但在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公婆泉边境检查站依旧是“冰火两重天”的状态,白天还穿着长袖衬衣的公婆泉边境检查站站长张超,晚上“换装”成棉袄开始执勤。
甘肃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管理区,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中蒙边境,边界线虽仅长65.018公里,但边境管理区达2.6万平方公里,形成了“口窄腹宽”的独特区域形势。
公婆泉边境检查站位于马鬃山地区G7京新国家高速公路处,主要对G7京新高速往返人员、车辆及携带的行李物品、货物进行查缉检查,于2017年7月15日揭牌并启动查控勤务。公婆泉边境检查站近百公里范围内,看不到一棵自然生长的树,特殊的地理位置,艰苦的自然环境,每一项地理和气候数据都挑战着人类生存的极限。
张超通过现场视频,远程调度,确保过往车辆顺利安全通行。
张超戍边已有20多年,经历了从边防武警转为移民管理警察的变化。在他的房间内,如豆腐块的被子,平整洁净的床单,整齐摆放的洗漱物品……处处还能看到张超的“部队习惯”,书架上放着一本有些褶皱的《带兵日记》,记录着他的青春。
“每天上勤,我们全身穿戴的装备有10多斤。”张超表示,马鬃山地区,夏天40摄氏度的高温是常态,民警执勤结束后,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冬天民警则需穿着棉衣棉裤加保暖衣裤,依旧不能抵挡无孔不入的寒冷。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5周岁的年轻民警在日常执法执勤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用青春、坚守,护卫着辖区安全。
公婆泉边境检查站已累计查验过往人员720万人次,车辆500余万台次,查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百余名。先后被国家移民管理局表彰为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成绩突出集体,被甘肃省公安厅、酒泉市公安局分别表彰为“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市缉毒工作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