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里的呼救 解码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
专家介绍,当青少年反复伤害自己时,这种看似自虐的行为实质上是求救信号。数据显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群体中,20%至50%的患者存在自伤行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的风险更高。
“这些皮肤上的伤痕,实则是大脑发出的‘情绪过载’警报。”肖雪说,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边缘系统异常活跃,前额叶皮层调控功能减弱,就像油门踩到底却刹车失灵的汽车。当躁狂与抑郁交替冲击,自伤行为就会成为他们调节情绪的“紧急按钮”。“这种行为本质上是通过释放内啡肽暂时缓解痛苦,但这种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