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PK:中国的去美国化与美国的去中国化!
五
芯片供应链的问题最突出,但也仅仅是整个中国制造业供应链问题的一部分。由于长期受“造不如买”的观念影响,中国制造业短板短时间内一一解决,难度之大不可想象。而且,这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国家单独能全部解决的问题。
只是因为美国把供应链作为战争手段,美国对中国的遏制行为极有可能会达到丧心病狂的程度,中国不能再对任何环节有任何幻想,要想不被遏制,全部产业链的完整环节存在的任何短板,理论上都需努力去弥补。这难度已经是极限中的极限,地狱级中的地狱。如果必须这样做,这将是历史上难度最大的一次崛起。
短时间内补上全部短板,事实上不可能。比较可行的方式是中国针对最关键,影响最广泛的制造业环节集中攻关,尽快解决有无的问题,并赶在美西方的产业链重构之前基本完成,首先要保证不能让中国的制造业因为对手切断供应链而大面积瘫痪、休克,尽可能降低对手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尽管很难,但也要面对。如果中国能够跨越过去,中国的崛起将会具备更为坚实的基础。个人建议:
一、充分利用发展窗口期,加快发展补齐短板:
1、中国芯片自主企业,面对达到难以想象的困难不能气馁,仍应以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在随时可能中断的发展期内加快技术创新。
2、国家出面协调,逐项排查还有哪些还没有实现从无到有,哪些已经从有到优,哪些已经实现赶超。必要时发挥举国体制,集体攻关。
3、资金、税务、政策、人才培养给以更大的支持,这个不需多解释。
二、不能被动等待对方出招,我们要想办法反制对手。
1、我们需要梳理能够让对手忌惮、特别是那些可能给对手造成不可承受损失和压力的优势,作为反制的手段,尽可能地阻止、迟滞对手切断供应链。比如:美欧现在都在经历高通胀,中国制造业提供的物美价廉商品,对美欧控制通胀水平非常重要,美国都不得不在考虑取消贸易战中加征的中国商品关税。在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替代未完成之前,这个可以作为我们反制的手段之一。再比如,中国的稀土等优势产业也可以作为反击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