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变轨、隐真示假!潜射导弹未来将如何发展?
俄罗斯的“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由陆基“白杨”M导弹发展而来。为适应潜艇平台,它的弹长比“白杨”M缩短了9.5米,发射重量也大大减少。
为适应潜艇的发射环境,潜射弹道导弹和它们的重要技术来源——陆基弹道导弹相比,都相对“矮胖”。体现在长径比(弹长与直径的比值)上,数值相对较小。
这种艇与弹之间的匹配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潜射弹道导弹作用发挥,也或多或少影响着各国水下核力量的威慑效果。
“三叉戟-2”“布拉瓦”以及法国 M51潜射弹道导弹作为当下美、俄、法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性能方面体现着世界潜射弹道导弹技术的较高水平。
美国“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发展起步较早,技术相对成熟。
“布拉瓦”是俄罗斯新一代潜射弹道导弹,利用速燃助推和降低尾焰红外特征等技术,克服了易被卫星侦察到的缺点,突防能力强。2020年,俄罗斯4枚“布拉瓦”齐射的成功,凸显了它的作战能力。
法国潜射弹道导弹起步也较早,现役的M51潜射弹道导弹采用大推力发动机,壳体针对核作战环境进行了加固,小型化的弹头能实现稳定再入。
像其他武器装备一样,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发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直在改进与升级。各国之间的竞争,使其功能提升像在跑一场马拉松。拥有了远程导弹,接着就研究超远程、洲际导弹,近程潜射弹道导弹型号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