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突然送一大礼包,我国东北出海口打通了
俄罗斯只所以在远东开发上如此警惕中国,即便是在双方已结成最高水平的“战略协作伙伴“”的情况下还如此拖拖拉拉、推三阻四,原因众所周知。
包括海参崴在内的整个远东地区是中国人最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晚晴期间,沙俄以蛮力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北京条约》、《瑗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从中国东北割走约110万平方公里领土,包括库页岛、海参崴、海兰泡、伯力、外兴安岭等众多区域。原来属于中国内河的黑龙江、乌苏里江,也变成了中俄共管的国际河流。加上其它地区在内,前后共霸占了140多万平方公里原属中国的土地。
沙俄占领这一地区之后,即开始有计划的、系统性地对本地居民实施种族灭绝政策,并从欧洲方向以开发、流放、驻军等方式向这一地区移民。虽然如此,因为这一地区远离俄罗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家行政体系,又有辽阔荒寒的西伯利亚地区阻隔,人口密度极小。
由于上述历史、地理原因和双边人口密度不对等现实,俄罗斯非常担心这一地区被中国渗透,所以尽管在地理上、要素互补上,与中国合作最能提升这一地区的经济水平,也最能体现中俄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却宁愿与美、日、韩、印合作也常常拒绝来自中国的投资。
如果不是克里米亚危机与俄乌战争招致的来自国际社会的全面经济与金融制裁,北溪管道被炸毁等刺激,很难想象在这几年俄罗斯会放行这些双边合作项目,更不可能放开海参崴作为中国的一个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口岸。
数据显示,进入进入2023年以后,随着战时延伸与西方制裁不断强化,俄罗斯财政面临崩溃的危险。2023年一季度,俄罗斯能源出口遭遇腰斩,财政赤字达到290亿美元。巨大的财政窟窿和军费需求,让俄罗斯经济承压,除了拥抱中国经济外,没得任何选择。
对中国而言,这当然是重大利好。尤其对东北的黑龙江与吉林两省尤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