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国老共产党员来到了中国,渊源很深
这个词,有多种翻译,如“愤怒之火” 、“凶猛的人” 、“勇者” 等等。但普拉昌达自己认为,这不是“愤怒”,而是包含着对自己的信仰、思想和祖国的执着情感。
对阶级剥削的愤怒,促使普拉昌达走上了一条革命的道路。他带领支持者走入深山,开展游击斗争,然后,成功实现了从农村包围城市。
最终,他又选择放下武力,实现和解。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出任尼泊尔总理。
作为来自友好邻国的客人,在杭州和北京,中方都给予了普拉昌达充分的礼遇。
在杭州,中国领导人对他说:中国和尼泊尔山水相连、世代友好。建交68年来,两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树立了大小国家平等相待、合作双赢的典范。
请注意:典范。
他还告诉普拉昌达:中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取得积极成果,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初具规模。双方要重点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过境运输合作,助力尼泊尔早日由“陆锁国”转型为“陆联国”。
“陆锁国”,是尼泊尔作为内陆国的最大痛点。
但中国,将助力尼泊尔成为“陆联国”。这不由让人想起了过去几年尼泊尔和印度的恩恩怨怨。记得有一年,因为争端升级,印度痛下狠手,禁止向尼泊尔提供燃油,导致尼泊尔陷入混乱,汽车趴窝,电厂告急,所有城市和乡村三天两头停电。
当时的尼泊尔奥利政府别无他法,紧急向中国求助。中国自然很够朋友,马上向尼泊尔提供了1000吨石油援助,并派出车队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帮助尼泊尔渡过难关。一个很蛮横,一个很仗义,两相一对照,尼泊尔人都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