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南海撞机后,中国破译了多少机密?
该报告描述了机组人员在没有适当工具的情况下手忙脚乱破坏设备的努力。报告认为,海军应对这种不可避免的情况而进行的培训严重不足。尽管以前在该地区曾与中国战机发生近距离接触,但处理此类情况的程序仍不充分,机组人员也从未进行过紧急销毁演习。
结果,他们在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匆忙确定了需要摧毁的东西以及如何去做。调查人员得出结论,尽管机组人员在发生碰撞和在中国着陆之间大约有40分钟的时间-这个时间足够丢弃或销毁所有敏感材料-“但目前尚无现成的手段或标准程序来及时销毁计算机,电子媒体,以及硬制材料。”调查人员写道,这种缺陷加上缺乏培训,“是机密材料遭到泄露的主要原因。”
若能预知事情走向,相信美军机组人员宁愿尸沉大海也不会降落在我国机场,毕竟他们的这一“愚蠢”举动,为我国带来了一座极具价值的“情报宝矿”。在EP-3E及机组人员被我军控制后,我国立即成立调查组,从全国各地抽调了痕迹检验专家对美军侦察机进行了全面勘察,随着勘察工作的展开,我国勘察人员内心的震惊越来越难以遏制。
在勘察的过程中,有两部分最让我国勘察人员震惊,第一部分就是飞机上存在大量我国高级机密信息,如我国每个机场的具体数据、军事雷达的坐标以及通讯站的位置等等,一旦这些信息落入美军手中,那必将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