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那次握手,对如今再破冰有何启示?
在台湾问题上,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交锋,中国得到了美方的承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给中美关系乃至国际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远不止于此。1979年1月1日,在尼克松访华的7年后,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回顾过去半个世纪,中美关系虽历经风雨,仍不断向前发展:两国之间紧密的经贸纽带已然形成,中美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与此同时,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多领域的交流日益增加,携手推动诸多国际事务的解决。
谈及“上海公报”给中美两国及世界带来的价值与启示,杨洁勉在研讨会上总结称,“‘上海公报’开创了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处理相互关系的新模式。”他进一步指出,尽管中美两国在历史、文化、经济、现实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和分歧,但“上海公报”在更长的时间框架和更大的空间范畴中,以独特的方式去求同存异和形成共识。
以史鉴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认为,“当前,中方强调中美应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三个原则就是‘上海公报’精神的体现、继承、发展和创新。”2021年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时强调,中美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新形势下中美须探寻正确的相处之道
过去50年,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世界。50年后的今天,世界进入一个新的不稳定时期,面临多重挑战的中美关系从历史智慧中探寻正确的相处之道,就显得更为紧迫与重要。
眼下,中美关系再次站在历史性的十字路口。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当政期间,美政府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大幅调整对华政策,在经济、政治、安全、外交等多个领域强化对中国的打压。拜登政府执政之后,很大程度上延续了特朗普时期对华战略竞争的基调,并推动其竞争策略进一步体系化、阵营化、意识形态化。
受到这一新形势的影响,“上海公报”中确立的重要原则和共识正日益遭到“侵蚀”。在中方最为关切的台湾问题上,尽管拜登政府的官员屡屡表示,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但实际上,美方的所作所为却在从各个方面冲击一中政策的底线:批准对台大规模军售,派军官协助台军训练,声称美国有确保台湾有能力自卫的承诺等。
“‘上海公报’有关台湾问题立场的确立,为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及此后几十年发展正常关系奠定了基础。但如今台湾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工具。”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陆军少将、中国军事科学学会高级顾问姚云竹在研讨会上指出,美方的这些做法严重背离其在“上海公报”中的基本立场,也动摇了半个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非常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