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悲愤:中国凭什么不拿我当大国看待?
印度人习惯用最低的成本满足最根本的需求和更上档次的期待,因此Jugaad思维就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大量奇葩行为。例如,如果火车车厢坐不下,印度人会毫不犹豫地挂到车厢外部,舒适不舒适、安全不安全都无所谓,反正最终到达目的地就行。不管是印度的“开挂”还是“奇葩”,其根源都不是虚无缥缈的国民性,而是其极度匮乏的经济基础。印度人口体量和中国相似,但人均GDP只有中国五分之一,因此很多人确信印度取得中国式的发展奇迹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一个拥有巨大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和庞大的年轻劳动力供给的国度,印度也在以“时光机器”为卖点不遗余力的宣传自身经济光明前景。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和对待印度的发展潜力?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印之间存在战略竞争,因此不应发展对印经贸,以免产生任何“资敌行为”。这种观点尽管从战略底线思维的角度有可取之处,但却显得过于狭隘和短浅。
中国受益于全球化,不应该寄托通过断绝发展对印经贸交往以限制其发展,因为即使中国不输出资本、技术和商业模式,也会有日韩欧盟企业抢占市场,只不过他们成本远高于中国。因此,更明智的策略是中国依托自身优势深度参与印度发展,努力与印度形成相互分享成长红利的经贸体系。
事实也证明,许多中资企业高度适销印度市场,不仅自身取得了极佳业绩,同时更为印度民众创造消费福利,大大加速了印度的工业化、数字化和城市化进程。遗憾的是,为转移国内矛盾,印度作为受益方反而破坏了这一互惠关系——莫迪政府近期出台多项经济反华举措,包括审查中资赴印、限制中国产品进口、阻止中企工程承包、封杀中国背景APP等。
莫迪政府希望追求经济自主的迫切可以理解,但这一系列举措的效果却南辕北辙,简直好比挥刀自宫。面对印度的短视和鲁莽,中国应保持充分底气和战略定力,毕竟缺了世界第一工业国、贸易国的配合,印度发展成本将急剧上升,工业化进程可能出现重大挫折,而等到印度回过神来时,可能已经错失了最佳的发展时机。在评论家口中,印度永远充满高速发展的潜力,而中国经济增速较快,近年来已鲜有人再高谈“中国潜力”。
这表明,潜力如果不转化为实力就永远只能是“潜力”,印度长期被视为“潜力之国”,恰恰反映印度发展面临巨大阻力和掣肘。诚然,在很多中国人眼中种姓歧视、基础设施、人口素质等是阻碍印度发展的桎梏,但是比起这些单一归因,更关键的是印度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错配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