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门桥烈士没白牺牲,彭总找到了打美军的奥秘
咱们先不说远不远的问题。
有道是,远水不解近渴。特别是战场之上,大军交争,志愿军如影随形,用美军记者的话说,随时就会有志愿军士兵,像地底的炽热的岩浆一样迸涌出来,把手榴弹往他们身上、车上扔。面对这种情况,第一时间不是拼命逃跑吗?怎么会绕一个大弯,从日本想办法呢?
另一个不寻常的情况是,美军在阻止志愿军的炸桥行为时似乎有点漫不经心,只投入了一个团属单位的坦克。志愿军投入到水门桥的兵力只有已经打残了的一个团下面的一个营,这个营也只能分出一个连的兵力去炸桥,余下的兵力要阻击从北面退下来的美军。
炸桥的过程并非像吴京那样靠送人命一个一个地硬上,去接近水门桥,过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打一阵冲锋,爆破组上去安放炸药,如此而已。美军居然放志愿军去炸了三次。可见其漫不经心的程度。仿佛他们的桥不要钱似的,又仿佛他们修起桥来轻松加easy,完全没有誓死力争的劲头。
看出来问题了吧!
一方面美军头脑相对简单(杠精请勿喷,只是相对我军来说,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比美军倔种的军队多的是,比如日军),没有太多战术变化。
另一方面,美军强大的后勤供应能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战役战术思路。遇到困难,只用最简单的战术应对之。换成志愿军,如果退路被炸断了,还修什么桥,早就小群多路四处迂回撤离了。而美军有强大的火力硬推能力,不想费劲找迂回路线,认准了一条道必须走到黑。
炸水门桥的同时,志愿军在美军必经之路上设置了很多路障,有的是堆放的石头、树木,有的是将美军遗弃的汽车炸毁后当作路障。这是当年八路军抗战时的经典战法,破路行动极大限制了日军的机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