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屈居军区副职多年,邓公听闻:我来安排
在会议上,邓小平问各部队领导:“现在局势很不利,我们是坚决消灭敌人,还是背起背包回太行山?”
在问出这句话之前,邓小平其实早已有了留下来作战的打算,只是想要询问各部队领导意见。
就在这时,王近山接过了话,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必须要打!我们六纵要求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坚决打!”
王近山的一番话,极大地鼓舞了各纵队士气,刘伯承、邓小平两人无不被他的这种大无畏精神所感动,批准王近山的六纵担任大杨湖地区的主力。
当时的大杨湖战场我军处于极度劣势中,不单要面对国民党数倍于己的部队,还要直面其中第59团这支装备精良的硬茬子,难度不小。
然而在这场战争之中,王近山却凭借着个人的杰出指挥,使得战局发生了逆转。
开战之前,王近山早就对当地地形进行了调查,采用了分段阻击,边打边撤的方法。
每当国民党大军即将追上之时,便会突然发现,在面前多出一条战壕防线,只得重新架设火炮,开始攻坚,可等到即将攻上之时,战壕内的守军便会再度撤退,到下一条防线。循环往复……
几番操作以来,国民党部队的士气和装备损耗殆尽,选择在大杨湖地区一处凹地扎营休整。
这一着正中王近山的下怀,随后王近山指挥大军展开合围,经过两天三夜的苦战以后王近山,全歼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俘虏其师长赵锡田,取得酣畅大胜。
当消息传回中央军委时,毛泽东对王近山的表现大加赞赏,不但全军通电,嘉奖还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盛赞王近山的这场胜利“是继中原突围胜利与苏中大捷之后又一次大胜利,起到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
正因为这条社论,王近山的名字也在一夜之间响彻全国,成为了国民党再也不敢忽视的解放军头牌战将。
新中国成立以后,王近山还在1951年参加了朝鲜战争。
上甘岭战斗当中,王近山创造性的采用依托坑道坚守的战术,灵活规避地方炮火,并且集中己方炮火展开反击。
在这场战斗之中,虽然美军火力要远胜于志愿军,但双方实际造成杀伤却不成正比,每当敌人阵地上稍有动静,志愿军部队总是能够立刻发起进攻,然而等到美军炮兵想要摧毁志愿军炮兵阵地时,却往往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