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10天10夜没想通,印度为何开战?
当时印方对中国实行的是两面政策:一方面公开发展对华关系,一方面却又秘密支持西藏分裂主义分子的活动。
1959年春,西藏叛乱全面发生,印度领导人表示“同情”,并以高规格接纳出逃的达赖。解放军追击向印度逃窜的叛乱武装时,接近“麦克马洪线”,在线北的朗久地区同接应叛匪出逃的印军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
接着,印方武装人员入侵新疆的空喀山口,向中国边防人员开枪,挑起了流血事件。印度政府利用西藏问题和边界冲突,在国内掀起反华浪潮。
空喀山口事件后,毛泽东的着眼点是努力避免再次发生冲突,除迅速释放被俘印方人员外,1959年11月初,毛泽东在杭州主持会议,又提出了一个建立“隔离带”的设想,即按照双方实际控制线,两国武装力量各自后撤20公里,让双方拿枪的人脱离接触,这样就打不起来。
11月7日,我方致函尼赫鲁,提出这一建议。但印方既不肯后撤,也不肯谈判。毛泽东要求中国单独采取行动,将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使双方在中印边界脱离接触达两年多。
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1960年4月我方又一次访问印度。当时逃到那里的西藏叛乱分子扬言要采取暗杀行动,我方人员却不顾危险前往,当时他们都能看到凶悍的康巴叛匪在住所附近出现。
在同尼赫鲁的会谈中,我方提出了在中印边界的东西两段以互谅互让的态度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
当时尼赫鲁最重要的助手梅农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但最终,印方“东段已占的是我的,西段没占的也是我的”的态度,使中方不可能接受。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印度挑起与中国的边界冲突后,美国给予它的援助由每年的1亿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看到这么大的好处,尼赫鲁自然不愿缓和对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