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周恩来预伏谍报网,宋庆龄可能被日军生擒
三、周恩来提前运子
周恩来抓情报工作的格局与眼界,远非号称中国FBI的国民党“两统”所能比拟。
军统和中统乃是蒋介石的独裁工具,注定他们的职能是主防中共、次防异己,格局的狭隘注定了“两统”在布势上的天然劣势。
“两统”在两个地方的情报工作几近于零:
一是延安,“两统”都打不进去,原因主要是延安浓郁的革命风气天然排斥国民党特务,特务们只靠作伪根本无法培养出与延安军民相同的气质。《风筝》中描写的那位潜伏的女特务直到去世都没有暴露,只不过是一种艺术想象,实际根本没有这种事情。
另一个就是香港。“两统”对这里其实没有多大利益诉求,中共在这里固然没有实体力量,国民党内的反对派也只不过是一个只有名义上的影响,而没有实际力量。在蒋介石看来,对这种人下太大功夫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两统”在这里的力量略尽于无。
周恩来布局地下党组织则不然,不管有无实际意义,都要放长线钓大鱼,切小口挖深井,以备不时之需。
比如香港,这块掌握在英国人手中的小小海港,虽属弹丸之地,却是各方势力交织的缓冲地、混杂地,各派人物都在此居住或避难,蕴藏的政治信息量极大。周恩来有心于此久矣。
所以一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周恩来随即以八路军办事处的名义,在香港布置了党的地下组织。
当时八路军驻港办事处的主任是廖承志,廖是革命元勋廖仲恺之子。潘汉年是中共中央代表,地下工作的实际指挥者。还有一位叫刘少文,公开身份是中央交通局驻港澳办事处处长,兼顾负责澳门的地下党组织。
在他们的辛苦努力下,香港地下党员已达2000之众,力量不可谓不大。
也正是周恩来提前运筹,这一步看似无关宏旨的闲棋,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