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亿,谁也没料到,中国下手这么狠
高度的不确定性摆在眼前,人人自危。
紫光展锐市场高级副总裁周晨对AI财经社说,意识到美国供应商存在风险,不仅是华为,今年以来,包括展锐在内,几乎中国所有的半导体企业都在做相应的评估,开始有意识地在上下游培养和寻找备胎。“对中国企业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考虑自身供应链的安全。”
大厂的风险意识,也给过去一直在高度垄断中艰难生长的国产半导体产业提供了机会。
一家半导体公司人士对AI财经社说,以往产品想要进入华为的难度非常大,中兴可能是由一个人负责,华为来的则是一个专家采购队伍,如果其中有一人否定,这单生意就没戏了。去年以来,华为开始积极邀请包括他们在内的半导体企业进行交流,不管价格,只要达到产品性能就会考虑使用,甚至有的小公司产品质量和指标差一些也愿意给机会,还会派人入驻帮助一起定制产品。据他所知,华为还要求供应商公司的CEO和CTO必须是中国人,不能是海归,避免卷入麻烦。
除了大厂的态度,政府的行为也直接影响着产业链的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自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推出后,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扶持、土地优惠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总共有3000多家IC设计公司。
周晨认为,半导体行业其实是需要集中资源的领域,不在于数量多少在于精。这种情况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和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规律是不一致的,对于产业来说不一定是件好事。
这与孙玉望的观点不谋而合。孙玉望认为,现在地方政府对半导体的投资太散了,应该聚焦,不要一窝蜂上,不要重复投资,要把钱用在刀刃上,对一些卡脖子的东西要高强度持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