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解放战争序幕的一场突围战 成就皮旅美名
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在数月内调集30余万大军,欲围歼中原我军,发动全面内战。面对绝对优势敌军的进攻,中原我军根据毛泽东“生存第一,胜利第一”的指示,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经过36天艰苦卓绝的奋战,分路突出重围。中原突围的胜利,钳制了国民党30多个师旅的兵力,有力策应了其他解放区作战,特别是使我华北、华中主力度过敌人进攻最困难的时期,起了极大的战略作用。
辨析战局,正确选定突围方向。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当局一心抢夺胜利果实,从军事上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我军要想扭转被动局面,必须首先准确判定突围方向。当时,无论从哪个方向突围,都将面对异常凶险的局面,甚至有遭受失败的严重风险,这是一个需要高度智慧和胆略来作的抉择。
向东突围,优点是距我华东主力较近,经过地区富庶,给养容易解决,缺点是敌易判明我之意图,在此方向重兵集结,且途中水网密布,不易徒涉。据皮定均回忆,敌人为了防备我军向东突围,把主力布置在我东南北3个方向,同时还故意在我东北方的潢川平原留出一个缺口,以诱我进入这个预先布置好的陷阱里。
拼多多暑假大促,升温降价,全品类暑期大促 →向北突围,优点是可得到晋冀鲁豫野战军南下接应,缺点是敌可利用平汉路调度兵力对我堵截,行动快,我不易摆脱。向西突围,最大的优点是敌在此方向上部署的兵力较少,但突围后既无兄弟部队接应,也难进入其他解放区。
经反复权衡,中原局于6月20日和21日向中共中央报告了向西突围的最后决心。中原局在电报中说,比较安全的只有经豫西南、鄂中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6月23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原军区主力向西突围的计划。
声东击西,出其不意实施突围。为转移敌人视线,6月25日起,我军有意川流不息地频繁调动部队,夜间把部队秘密地拉到西边,白天又急匆匆地向东开进,佯装成我主力部队要全力向东转移的姿态,诱使敌军刘峙部将总兵力的1/3(约10万人)东移。
6月26日,敌军开始进攻行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正式爆发。按照突围计划,由皮定均、徐子荣率领有独立作战经验的第1纵队第1旅执行牵制敌人掩护主力西进的任务,他们佯装成主力,向津浦铁路以东转移。就在当天,为了稳住敌人,李先念、王震和新任宣化店地区警备司令的张体学还刻意在街上散步,让敌军误以为一切正常。在第1旅迷惑与钳制敌人的同时,主力部队兵分两路向西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