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废除汉字,彻底脱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高句丽跟中原王朝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因此也非常重视汉字,不仅设立太学,传授儒学,还诏儒学博士用汉字来撰写高句丽国的国史。同时,汉字书写的佛经也开始传入朝鲜半岛。
之后兴起的百济、新罗等王朝也开始仿照中国,以儒家经典科举取士,汉字成了有钱人家子弟的必修课。到了公元 7 世纪左右,汉字在朝鲜半岛已经被广泛应用,成为了朝鲜半岛的正式书面文字。
当时不仅诗歌、小说用汉字书写,直接使用汉字更是成为士大夫的一种风气。后来朝鲜半岛上出现的“新罗”“高丽”“朝鲜”等政权也都把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但是汉字在朝鲜也面临着和中国古代一样的问题,那就是普及率很低。别看官方文件都用汉字书写,但是那毕竟是上层社会,对于广大的民众来说,汉字既不好学,他们也没有条件学。
而且汉字和朝鲜民族固有的语言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要说明一下,朝鲜半岛一直是有自己的语言的,不过那时候还不能叫韩语,他们只不过是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没有形成完整的语言文字记录系统。因此,汉字用于记录、写文章很方便,但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就没那么方便了。
这个也很好理解,就比如一个北方人去广东,如果你听当地人说粤语,那基本上就是听不懂,但是如果他们给你写字,就完全没问题。因此,在朝鲜历史上,就出现了一种借用汉字语音或意义来标记本民族语言的方法,称为“吏读”,也就是用汉字来记录朝鲜语。
此后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朝鲜半岛就存在一种“言文不一”的现象,也就是嘴上说着自己的语言,落到纸上就变成了汉字。
1392年,朝鲜半岛上最后一个统一封建王朝——李氏朝鲜建国以后,统治阶级很快就发现汉字口语不一致的弊端。于是,世宗李祹召集大臣学者郑麟趾、申书舟、成三问等人于集贤殿,创制了易学易记、符合韩语语音体系的二十八个因素字母,并在1446 年整理成书,名为《训民正音》,也就是今天韩文的1.0初始版本。
同时,由于世宗大王在宫中设立“谚文厅”传授新文字,因此新创制的拼音文字又称“谚文”,后来也被称为“国文”“韩字”或者“韩文”。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韩国去汉字并不是从近代才开始,而是早在世宗时期,也就是明成祖朱棣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全面韩文政策
不过汉字好歹也写了几百年,那些书籍、儒学、佛教、科举等等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想要一下就去除也没有那么容易。为了推行新文字,朝鲜王朝规定政府公文一律改用谚文书写,再不济也要汉文和谚文混着写,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由于熟悉汉字的书写系统,一直到 1894 年,朝鲜半岛的法律、政令、史书等官方公文,还都是用汉字按照古汉语的形式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