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被满门抄斩却漏掉个儿子,如今后裔超千人
吴应麒成为大将军以后,妄自尊大的毛病很快就显露出来,不尊重下属,克扣士兵粮饷,甚至将吴三桂拨给他的军饷给自私贩卖了。时间久了,吴应麒的威信急剧下滑,水师将领林兴珠等人,甚至因为受不了吴应麒,竟然转投到清朝廷那边。
吴应麒显然没有继承他父亲吴三桂的智商,面对清朝廷对他使用的离间计,他一个都没错过,导致岳州人心惶惶,众叛亲离。他不仅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高喊“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口号,致使不少人蒙冤入狱。
他的荒唐行为,逐渐连岳州百姓也看不下去,一首民谣在民间逐渐传播开来,表达出当时岳州人民对他的不满:
“吴应麒,吴应麒,杀了你献康熙。”
除此之外,吴三桂起兵后,王辅臣没有率兵响应,而是选择将吴三桂拉他一起造反的信送给康熙,这件事也与吴应麒不无关系。
当年王辅臣与吴三桂关系非常亲密,平日里称兄道弟,只因吴应麒与王辅臣不和,在吴三桂与王辅臣之间制造矛盾,令王辅臣感到憋屈,这才离吴三桂而去。
被蒙在鼓里的吴三桂此前对王辅臣花费巨资进行拉拢,当得知他要离开时,还拿出2万两白银送给他。可惜,吴三桂的苦心全都白费了,导致事后王辅臣倒向康熙。
吴应麒的无能表现,已经到了百姓都知道的地步,吴三桂又岂能不知道呢?他对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也很失望,死前没有将皇位传给吴应麒,而是传给自己的皇太孙吴世璠,就是重要的表现之一。
吴世璠继位后,吴应麒被晋封为楚王。但对于当时的局势来看,这个楚王的封号注定是享受不久了。败局已定的吴军在岳州已经站不住脚,吴应麒见形势不妙,率军撤出岳州,向长沙进发。
进抵长沙以后,吴应麒仍不放心,继续退守辰龙关。即便如此,吴军的处境仍然岌岌可危,吴应麒退至辰龙关不久,便迫不得已再次撤往贵州。此后,吴军频频撤退,直至退到昆明,处于退无可退的困境。